译文
有个猎人捕得一只雌大雁,那只雄大雁跟随着猎人而飞到猎人的家中,哀伤的鸣叫,来回盘旋,到了傍晚才离开。第二天,雄大雁再次飞到猎人家,猎人把它一同捉了,他看见它伸长头颈,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昂起,吐出半块黄金。猎人领会了它的意思,就说:“这是将要用来赎你的配偶的吗?”雄大雁点头。猎人就放了这两只大雁,它们结伴飞着离开了。猎人称了金子的重量,得到了二两六钱多一点。唉!飞禽能懂什么呢,却像这样深情!人间的悲伤没有什么比活活分开再悲伤的事了,难道万物也都是这样的吗?
注释
弋人:猎人。
鸿:大雁。
翌日:第二天。
并:一同。
此篇以简洁白描叙猎人擒雌鸿,而后雄鸿吐金赎妇的奇事,全篇紧扣“情”字展开:先以“随而飞”“哀鸣徘徊”勾勒雄鸿不离不弃的执着,又以“伸颈俯仰”、“吐金半锭”的拟人化细节凸显其灵性智慧;后以“黄金二两六钱”的物质重量衬出情感的无价;结尾“悲莫悲于生别离”化用屈原《九歌》诗意,既深化“万物有情”的哲思,又暗讽世道人心,体现出《聊斋志异》借奇幻写现实、托鬼狐刺人性的创作特质。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