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口占绝句

道潜 道潜〔宋代〕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
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注释
口占:指即兴作诗词,随口吟诵出来。
东山:各地称东山者甚多,不详何指,此处当为艺妓的居处。窈窕:美好貌。
幽梦:隐秘的梦幻。恼:撩拨,使人烦恼。襄王:战国时楚国的国君。
禅心:从佛修行之心。絮:柳絮。
狂:疯狂地飘舞飞扬。

参考资料:完善

1、 廖养正.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282
2、 姜剑云.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186-187
3、 李淼.禅诗大智慧: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21-222

赏析

  题目是“口占”,名符其实,通篇以口语出之,从“寄语”之下,都是答辞。首句点出对方身份——歌妓。“好将幽梦恼襄王”出自宋玉《高唐赋》。这二句意在告诉对方不要来纠缠我,还是找别人去吧。由此可见,道潜之信守佛戒,不近女色,并非是意志力克制的结果,而是已人定界,此心已死。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后二句解释原因:“我”潜心修禅,心无余物,就像沾染了泥的柳絮,沉于地面,不可能随风飘浮了,“我”也不会因你的挑逗而动凡心。这句以柳絮沾泥后不再飘飞,比喻心情沉寂不复波动。柳絮轻飘于天,随风逐舞,犹如人之浮于世;絮之沾泥,犹如人之出于世。

  这就是佛家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苏轼于熙宁十年(1077)至元丰二年(1079)任徐州太守,道潜曾由杭州前往探访。苏轼设盛宴为之接风。宴席上,一个年轻貌美的艺妓向道潜求诗,且不断地挑逗撩拨,道潜即兴吟出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廖养正.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282
2、 印严.印严绘画宋代禅诗百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23

简析

  《口占绝句》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的手法,阐明诗人的“禅心”。前两句直言东山窈窕姑娘之戏谑只能让楚襄王这些风流君王烦恼动心;后两句说自己作为出家人则像落在地上的沾泥的杨絮,再不会随春风飘飞颠狂。诗人之信守佛戒、不近女色,并非是意志力克制的结果,而是在禅心观照下,已人定界,此心已死。

道潜

道潜

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浮村人。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后得昭雪,复削发为僧。著有《参寥子集》。 5篇诗文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朱敦儒〔宋代〕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苏轼 苏轼〔宋代〕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灵鹫禅寺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